钢筋作为建造房屋不可缺少的材料,其作用强且实用效果到位,既可用在基础建设上,也可用于精进的房屋建造和细节搭建。钢筋焊接过程格外需要在意,只有使用好方法,才能让焊接后的成品效果更好。本文将介绍钢筋焊接的搭接要求以及钢筋的用途。
钢筋焊接的搭接要求
1. 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,接头不宜位于构件弯矩处。受拉区域内,I级钢筋绑扎的末端应做弯钩,Ⅱ和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。规范三:直径等于小于12毫米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,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。
2. 钢筋搭接处,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。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。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Z,的1.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,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如下:受拉区不得超过25%;受压区不得超过50%。
钢筋的用途
1. 扣筋和负筋
扣筋是板的负筋,两头弯是扣在模板上的俗称扣筋,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,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,多用于梁和柱内。支座有负筋,是相对而言的,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,俗称担担筋。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,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,一般指板、梁的上部钢筋,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。当梁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,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。
2. 受力筋和分布筋
受力筋承受拉、压应力的钢筋,分布筋则是放在受力钢筋之上起一个将力均匀传递给受力筋,分布筋出现在板中,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,与受力钢筋垂直。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,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,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。
更多相关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