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社会,许多人在购房时常常会听到“房改房”这个词,但对于它的具体含义和与商品房的区别,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。房改房简单来说,就是指那些享受了国家房改优惠政策的住房。与之相比,商品房则是市场上常见的由开发商开发的房屋。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房改房和商品房的区别、房改房的产权性质以及房改房的过户流程,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。
房改房与商品房的区别
房改房,又称为已购公房,主要是指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,城镇职工可以按成本价或标准价购买的已建公有住房。房改房的产权证书分为两种:一种是按成本价购买的产权证,另一种是按标准价购买的产权证。购买房改房需要经过市房改办的批准,且购买条件相对较为严格,出售对象也有一定限制。房改房的价格并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,而是由相关政策规定。其购房面积也是受到控制的,通常会有一定的优惠政策。
相比之下,商品房是指经过政府批准,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房屋,出售后用于市场租赁或销售。商品房的产权更为完整,购房者拥有使用权、占有权和处置权,其购买条件相对宽松,只要满足贷款及登记等手续即可。商品房的价格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,销售对象也面向社会公众,购房面积和楼层等都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。因此,房改房与商品房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产权、价格、购买条件及销售对象等方面。
房改房的产权性质
关于房改房的产权性质,房改房的产权证书主要分为成本价和标准价两种。成本价的产权证意味着房屋的使用、占有及处置权完全归产权人所有,不需要经过原产权单位的同意即可处置,但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。而标准价的产权证则意味着产权人拥有房屋的使用和占有权,但在处置权和转让权方面则受到较大的限制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房改房在交易时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,即使原本已经缴纳过,赠与的情况下也需补缴土地出让金;而继承的情况下则无需缴纳。此外,标准价的房改房在交易时需要向国家支付20%的差额,因此在交易前,产权人需要先补齐成本价,以免影响交易的顺利进行。因此,了解房改房的产权性质对于购房者在进行交易时至关重要。
房改房的过户流程
房改房的过户流程相对复杂,但只要按照步骤进行,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。首先,购房者需要前往房改办的政策法规科,领取《房改房上市交易申请表》。接下来,产权所有人需填写申请表,并到原产权单位盖章,同时领取《职工个人住房档案建档登记表》和《房改出售公有住房完全产权评估价核定表》。
在完成以上步骤后,购房者需将盖章后的申请表带到市房产局的公房科进行盖章,通常需要等待约10个工作日。随后,购房者需将所有相关资料准备齐全,包括房屋产权证、土地证、房屋所有权人及配偶身份证、户口簿、结婚证等,向房改办提交。《房改房上市交易备案表》的办理也在此阶段完成,这意味着房改房的过户手续基本完成。通过以上步骤,购房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房改房的性质,还能顺利完成房改房的交易。
更多相关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