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置房,通常被称为拆迁房,是政府为因拆迁而失去居住地的居民所建造的住宅。这类房屋的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上同区域的商品房,对于预算有限的购房者来说,安置房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。然而,关于安置房的房产证过户、办理费用以及未获得房产证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购买等问题,许多购房者仍感到困惑。接下来,我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。
安置房房产证过户的费用
在进行安置房的房产证过户时,购房者需要了解相关费用。首先,交易费用根据房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。对于新建商品住宅,过户费用为每平方米3元,而对于非住宅则为5元。二手住宅的二次过户费用为6元/平方米,非住宅则为10元/平方米。拆迁安置住宅的过户费同样为3元/平方米,非住宅为5元/平方米,这些费用通常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。
此外,登记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成本,普通二手房的住宅类登记费为80元,由买方负责。测绘费用因各地区的规定不同而有所差异,买方亦需承担。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一般在200元以内,具体费用依据地区政策而定,通常由买方承担。土地出让金的标准是房屋成交价的2%,一般由卖方负责。
在契税方面,通常情况下,契税为房款的1.5%。若房屋面积超过144平方米,则需缴纳3%的税费,而面积小于90平方米且为首套房的购房者则仅需缴纳1%的税费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拆迁居民因拆迁而购置二手房,部分拆迁补偿款可以免征契税,但成交价格超出补偿款的部分则仍需征税。最后,印花税和营业税也需要根据交易情况进行合理计算,确保所有费用都得到妥善处理。
安置房房产证办理的相关费用
在申请安置房的房产证时,购房者同样需要了解相关的办理费用。首先,手续费由拆迁人支付,每平方米的费用为3元。登记费则由被拆迁人承担,住宅类的登记费为80元,非住宅根据面积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,最高可达800元。房屋所有权证书的工本费为一本10元,证书印花税为5元/本,由被拆迁人负责。
另外,五合同的印花税通常根据交易额的1‰收取,交易双方各承担50%。契税同样由被拆迁人交纳,住宅按交易额的1.5%收取,非住宅则为3%。了解这些费用可以帮助购房者在预算上做好准备,避免在办理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经济负担。
安置房房产证未办理时的风险
许多人可能会问,未获得安置房房产证是否可以购买。答案是,未办理房产证的安置房不建议购买。房屋所有权证是法律上保护房屋所有者权益的重要凭证,缺乏这一文件的房屋在法律上是不受保护的,可能会给购房者带来诸多麻烦和损失。
首先,未经登记的房屋无法进行买卖,即使在私下达成交易,购房者也无法办理过户手续。其次,未登记房屋无法抵押,购房者将失去以房产为抵押进行贷款的机会,这在需要资金周转时将带来重大不便。再者,未经登记的房屋无法出租,若出租后出现纠纷,出租人的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。
此外,未办理房产证的房屋在面临拆迁时,购房者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。这将直接影响购房者的合法权益,甚至在需要进行继承或赠与时,也无法办理相关手续。因此,建议购房者在购买安置房时务必确认房产证的办理情况,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。
综上所述,了解安置房的房产证过户费用、办理费用以及未办理房产证的风险,对于购房者做出明智决策至关重要。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到有意购买安置房的朋友们!
更多相关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