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不再提供房贷,购房者只能全款买房
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7月份,人民币贷款增加1.06万亿元。分部门看,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112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695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4417亿元。所谓住房贷款,主要是居民个人贷款,而居民个人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,则主要是住房贷款。也就是说,在7月份的新增贷款中,住房部门中长期贷款占到了4成以上,居民购房仍然热情很高,住房贷款发放依然很热。自然,也带来了房价的继续上涨。
面对这样的场景,面对调控政策没有放松,房价也没有下跌。因此,有人问,如果银行不再向居民提供房贷,购房者必须全款买房,能不能遏制房价、让房价出现下跌呢?
房价上涨的影响
虽然说房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,需求大,房价涨,需求少,房价降。但是,从这些年来房价上涨的实际情况看,房价的上涨,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,而存在着太多的非市场因素。因此,银行不再发放住房贷款,会对市场带来一些影响,也会影响房价,只是,影响的程度有多大,能否带来房价下降,需要具体分析。
事实也是,自2003年房地产市场放开以来,房价就一直以上涨一个方向单向运行,且一运行就是16年。如果说市场放开的前几年,由于市场长期封闭,房价与市场基本脱节,房价具有上涨的内在冲动、内在动力、内在需要的话,几年以后,房价就应当是遵循市场规律,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,就应当没有持续上涨的条件了。即便上涨,也要增速不断放慢,*终在市场调节中趋于平缓,出现有涨有跌现象。然而,实际却是连续16年的上涨,导致房价完全脱离了居民的购买能力,脱离了市场供求关系。
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
那么,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房价上涨的呢?毫无疑问,地价是推动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。要知道,过去,房价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建筑成本,特别在市场放开初期,建筑成本可能会达到房价的7成左右,甚至更高。但是,现在的房价构成中,建筑成本已经不是主要构成因素,而是地价,地价占全部房价中的比重,已经超过了40%,一线城市重点区域的房价中,地价更是超过了60%,有的可能达到70%以上。这样的构成,刚性需求对房价的影响几乎消失。
实际上,刚性需求对房价的影响,不仅表现在供求关系,还表现在房价构成。如果房价构成中建筑成本与地价相匹配,建筑成本占比更高,房价受刚性需求因素的影响就比较大,就更符合市场化要求,更与市场接轨。而地价占比越高,房价的市场化水平就越差,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也越小,与刚性需求的关系就越不紧密
由于房价中地价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了建筑成本,这也意味着,房价上涨已经不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,而是外力推动的作用。因此,要想通过调整刚性需求的*来控制房价,等于是扬汤止沸,根本不能解决问题,相反,会因为过度压制刚性需求,使市场更加扭曲,也不符合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。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就是要让房子回归到“居住”属性,让房子成为居民改善生活的福利。银行不向刚性需求者提供贷款,就等于扼杀居民的购买能力,包括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。
控制房价的关键
控制房价的关键,在于控制地价,先让地价回归到“居住”属性,让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不要超过30%,那么,稳定房价,甚至让房价出现下跌,就有希望。否则,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就无法解决。
更多相关百科